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达令草原上,我的家族经营牧场已经快60年了。我是伊莱亚斯·科尔,现在负责牧场的鲜奶运输环节。熟悉澳洲乳业的人都知道,我们这里的牧场离奶厂普遍远,我家到合作的奶厂更是要走180公里的路,其中有40公里是未铺装的乡间小路。以前用的两辆
鲜奶运输车,较让我头疼的就是两个问题:一是颠簸路上罐体容易变形,二是罐内温度控制不准,夏天经常有鲜奶因为温度超标被退货。直到去年秋天换上新东机械的
鲜奶运输车,这些麻烦才终于成了过去式。
第一次见到新东的罐车时,我特意让司机把车开到牧场的检修棚,自己爬进去检查了防浪板。我用手摸了摸防浪板和内胆的连接处,没有任何凸起的焊痕——工程师说这是液压凸面成型后全焊接的,还焊了一圈弧形的冲洗护边,按照澳洲食品级标准做了六道打磨抛光。“您试试用高压水枪冲,不管是角落还是连接处,都不会有奶渍残留。”工程师边说边示范,我看着水流顺着光滑的罐壁流下来,心里暗暗佩服:以前旧车的防浪板是直角的,每次清洗都要拿刷子伸进去刷,还总刷不干净,时间长了容易滋生微生物,现在这个设计确实省心。
夏天的昆士兰能热到40℃,以前旧车的温度显示总是不准,有时候罐内实际温度已经到了8℃,显示屏上还显示6℃,等运到奶厂检测,整罐奶都得降级处理。新东的车装了两个温度探测器,一个在罐尾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另一个是壁挂式的无纸温度记录仪。我特意试过,把记录仪用USB线连到笔记本上,能看到24小时内的温度曲线,精确到每分钟——有一次中午运输时,罐内温度升到了5.5℃,记录仪还自动标了红色预警,司机赶紧打开制冷系统,没过10分钟就降回了4℃。现在每次奶厂要温度记录,我不用再翻厚厚的纸质台账,插个U盘就能导出,奶厂的审核员都说:“科尔先生,你们的温度管理比很多大型牧场都规范。”
还有罐体加强筋的设计,我算是亲眼见识了它的耐用性。今年1月,我们这里下了场罕见的暴雨,乡间小路积了不少泥坑,司机不小心把车开上了一个土坡,罐体侧面蹭到了石头上。当时我心想“完了,肯定要变形”,结果到奶厂后检查,蹭到的地方只是掉了点漆,U型加强筋一点没弯。后来新东的售后工程师来看过,说这个加强筋是3mm不锈钢一次碾压成型的,受力均匀,只要不是严重碰撞,根本不会变形。反观以前的旧车,去年只是蹭到了路边的护栏,加强筋就弯了,还导致内胆焊口裂了个小缝,漏了20升奶。
较让我惊喜的是侧下部人孔的安全设计。以前旧车的人孔在罐顶,每次进罐检测都得搭脚手架,有一次我的侄子爬上去时踩空了,幸好抓住了护栏才没摔下来。新东的人孔在侧面,高度刚好到成年人的胸口,打开透明的有机玻璃盖板就能进罐,里面的硅胶密封圈密封特别好,就算罐里装满奶,也不会有一滴漏出来。上个月奶厂来检查罐内卫生,质检员站在地面上就能看清罐里的情况,不用再登高,还夸我们的人孔设计“既安全又卫生”。
现在我们牧场的鲜奶损耗率从以前的5%降到了2%,每月能多赚近2000澳元。有时候邻居牧场的老板来参观,看到我的新东罐车,都会问我“这车到底好不好用”。我总是指着罐尾的温度显示屏和侧面的人孔说:“好不好用,看这些细节就知道了——能把小事做到位的厂家,造出来的车肯定差不了。”对我们这些“鲜奶摆渡人”来说,新东
鲜奶运输车不仅是一辆车,更是我们和奶厂之间的“信任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