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席尔瓦(Fernando Silva),绿谷乳业(Laticínios Verde Vale)运营总监

3月5日凌晨4点,位于巴西西南部的马林加市仍被薄雾笼罩。绿谷乳业第三牧场上,挤奶转盘刚刚停稳,36℃的热浪却已扑面而来。南美夏季的高温高湿,让鲜奶在30分钟内细菌总数就可能翻倍。对拥有2200头泌乳牛、日产生乳42吨的绿谷而言,“第一公里”冷却速度直接决定了一年中高达3000万雷亚尔(约合550万美元)的奶款差距。
“过去我们用欧洲某品牌直冷罐,要4.5小时才能把35℃的鲜奶降到4℃,结果总酸度月月超标。”牧场经理卡洛斯·罗沙(Carlos Rocha)回忆。去年10月,绿谷决定寻找“更快、更稳、更适应热带”的方案,较终把目光投向了地球另一端——中国新乡市新东轻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新东机械”)的9GRW-10型牛奶制冷罐。

绿谷的采购团队较初收到新东机械的英文技术白皮书时,较打动他们的是三组数据:
1. 双区蒸发板+谷轮涡旋压缩机,可在2.2小时内把35℃奶降至4℃,比南美现行标准快12%;
2. 60 mm聚氨酯整体发泡层,实现48小时断电温升≤1.8℃,即便运输途中遭遇亚马逊区域的频繁停电,也能“保冷”;
3. 采用R22环保制冷剂与3.96 kW低功耗设计,全年节电25%,相当于每升奶节省0.018雷亚尔电费,2200头牧场一年可“省出”一辆新挤奶台。
“我们当时半信半疑,于是要求他们先空运一台样机到圣保罗港。”费尔南多笑称,这是绿谷历史上第一次为设备做“到港闪测”。结果,样机在海关仓库插电运行,环境温度33℃,2000升鲜奶从牧场罐车卸货温度36.1℃降至3.9℃,用时2小时08分,现场公证员把全过程写进了报告。

巴西人把桑巴的瞬时停顿称作“break”,讲究鼓点骤停、舞者定格,再瞬间爆发。绿谷的技术人员惊讶地发现,新东制冷罐的降温曲线与桑巴节奏惊人相似:第一段“快速降温区”——压缩机高频运行,温度从35℃跌至15℃;第二段“精细恒温区”——双区蒸发板切换为脉冲式制冷,每分钟温度下探0.1℃,直至4℃±0.3℃。
“就像给牛奶跳了一支桑巴,前30秒抓人眼球,后两分钟细腻收尾。”费尔南多如此形容。更令他们满意的是,罐体配备的SUS-304不锈钢内胆+半自动CIP清洗系统,把原本需要45分钟的清洗流程缩短到27分钟,碱液、酸液、热水一键切换,每年可为牧场节省1200工时——足够让工人们提前收工,去参加周五的桑巴学校彩排。

亚马逊边缘的“雨林脾气”不止高温,还有年均78%的相对湿度。以往欧洲设备使用两年后,外壁铆钉处常见锈斑,必须停机打磨。新东机械针对南美市场增加了“三防”工艺:
- 外壳采用2.5 mm热镀锌板+海洋级喷塑,盐雾测试1000小时无锈蚀;
- 电控箱内置防潮呼吸阀,可在昼夜温差18℃的环境下保持IP65防护;
- 压缩机排气口增设不锈钢防虫网,避免雨林地区“飞蚁入侵”导致散热片堵塞。
今年2月,绿谷牧场遭遇连续48小时暴雨,邻近糖厂的冷却机组因电路板受潮停机,而新东制冷罐依旧稳运行在3.8℃。费尔南多把这段经历发到巴西乳制品协会微信群,一夜之间,“Chinese tank”成了行业热搜词。

运行满四个月后,绿谷乳业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
| 指标 | 旧系统(欧洲) | 新东9GRW-10 | 改善幅度 |
|------------------------|----------------|-------------|----------|
| 平均降温时间 | 4.5小时 | 2.2小时 | ↓51% |
| 生乳细菌总数(cfu/ml) | 8.9万 | 3.2万 | ↓64% |
| 月度奶款溢价 | 基准 | +2.3% | ↑2.3% |
| 清洗水电耗 | 1450升/次 | 980升/次 | ↓32% |
| 年维护费用 | 5.2万雷亚尔 | 3.6万雷亚尔 | ↓31% |
“数字不会跳桑巴,却让我们跳得更高。”财务总监里卡多·巴蒂斯塔(Ricardo Batista)打趣道。他估算,按照目前2.3%的奶款溢价,绿谷仅需14个月就能收回设备投资,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让费尔南多较终签下12台大单的,不仅是产品性能,还有新东机械“7×24小时全球服务”承诺。新东在南美设立的首个备件中心就位于圣保罗州圣若泽多斯坎波斯市,常用零件48小时内可达任何牧场;WhatsApp技术群里有中文、葡文、西文三种语言工程师实时在线。
3月1日凌晨,第三牧场因当地电网闪断导致温度传感器报警,远在6300公里外的新东机械工程师李航通过云端PLC诊断,发现是电磁干扰触发阈值漂移,10分钟内远程刷新固件,系统恢复运行。费尔南多把聊天记录截图发到董事会:“看,这就是我们雇的‘夜班保镖’。”
七、尾声:桑巴仍在继续,冷却从不停歇
3月5日早上7点,朝阳穿透薄雾,2200头荷斯坦奶牛陆续回到散栏。制冷罐旁的LED屏定格在3.7℃,奶车司机保罗哼着桑巴小曲,把第一车鲜奶运往30公里外的绿谷工厂。费尔南多拍拍罐体外壁,像跟老朋友打招呼:“今晚,你还会把温度定格在4℃以下吗?”
罐体发出轻微的“滴答”声,仿佛回应。远处,亚马逊支流的晨雾升起,桑巴鼓点从牧场员工宿舍传来,节奏明快,却不再急促——因为绿谷知道,来自中国的“冷静”科技,已帮他们守住奶源的第一公里,也守住了巴西人餐桌上的安全与香甜。

在巴西,人们常说“桑巴和足球不能输”。如今,绿谷乳业把“冷却速度”也加入了这份不能输的名单。中国牛奶制冷罐远渡重洋,不只是带来技术参数,更让南美牧场主看见另一种可能:原来“桑巴”与“冷静”可以共舞,原来东方智慧可以与亚马逊雨林共振。下一场暴雨何时来袭没人知道,但费尔南多已不太担心——因为他知道,那支来自新乡的“冷却桑巴”,会一直跳下去。

东风鲜奶运输车
25吨鲜奶运输专用车
3吨鲜牛奶冷藏罐
5吨鲜奶冷藏罐
28立方鲜牛奶运输罐
20吨牛奶运输罐
转盘式挤奶机(厅)
并列式挤奶机(厅)
牵引式TMR饲料搅拌机
固定式TMR饲料搅拌机
牛颈枷
牛卧床





















豫公网安备41077102000103
豫ICP备13000180号